捏面人,又称江米人,简称面塑,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。捏面人题材广泛,几乎涵盖了历史、文学、宗教、民俗美术等各文化的领域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捏面人在我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,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,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。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,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,精美的面人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,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。
总之,面人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,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,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,无时不在,无时不有。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,一种食品文化也好,都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。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,原始宗教意识和衍变,人文思想及发展,都有着亟待开发的深刻内涵。
张民忠,山东和菏泽人,二十余年来专心钻研捏面人、面塑,作品多次获奖,2003年被国家评为一级民间工艺师。任职山东省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,从事设计研究工作,目前是深圳市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曾多次去往新加坡,马来西亚,韩国,澳大利亚,表演和文化交流,深受大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。现在在南山,育才,央校,卓雅等学校授课,让面塑走向课堂,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。
分享